安德鲁·阿伯特:社会学与史学中的反叛
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边界团体最初作为攻击学科正统的代际范式而出现。像大多数类似的反叛一样,他们涉及一组联盟,由占统治地位的一代中的一个小规模外群体与正在崛起的一代中的大部分人组成。他们也反映了自身所处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从激进的政治中汲取了一些力量。
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边界团体最初作为攻击学科正统的代际范式而出现。像大多数类似的反叛一样,他们涉及一组联盟,由占统治地位的一代中的一个小规模外群体与正在崛起的一代中的大部分人组成。他们也反映了自身所处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从激进的政治中汲取了一些力量。
剑阁蜀道,即金牛道剑阁段,位于今日四川省剑阁县境内,是金牛古道的核心区域与关键节点。它以剑州古城为枢纽,北连昭化,西接梓潼,全长约一百公里。作为历史悠久且特色鲜明的交通要道,剑阁蜀道在蜀道整体交通体系与文化传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旭东WANG Xudong*, ZHENG Qinyu, LI Xinning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 Shanghai Universi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反对苏联“修正主义”浪潮,中共与苏共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论战。学术界也深为震动,反“苏修”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首要任务。在自上而下的推动下,不少学者投身其中。“反修”对于当时的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均产生
甲午战争正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如果把战前和战后比较一下,就会看到,中国各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以后100年间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由它激起的层层涟漪,直到今天还能为人们所感觉到。
文史分合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而复杂的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文学观念与历史意识的关系,甚至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之于中国的意义。文史不分,文学研究便常常借助史学的视野和方法,是为文史互证、文史对话;文史有分,文学家亦在自我彰显,在文化的同构中破茧而出,百
新世纪以来,“全球南方”持续引发新的关注。就中国学术界而言,学者们对“全球南方”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国际关系、区域国别学、传播学等领域,历史学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事实上,作为历史过程、历史现象和历史结果描述的“全球南方”,离不开历史背景与史学语境的洞析。历史认识
2024年11月17日(周日),在上海衡山北郊宾馆扬子厅,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学科主办了第八次“上海大学世界史青年学者工作坊”活动。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为“日常生活世界的史学和史家”。此次活动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的屠含章博士主持并策划,主要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